audio_bg_logo.png
知音分享會

[知音分享會]09.10《林投姐》五:昭娘的磨難 外帶「聲音的臺灣史大回顧」

知音分享會

[知音分享會]08.06《林投姐》四:歌中有劇劇中歌+范欽慧「臺灣聆聽日的實踐及倡議」

研討會

預備…起!「第六屆聲音的臺灣史研討會:唱片產業與文化製作」報名起跑

夜市、錄音帶與「方言」的孳長

home
方言(dialect)指的是一個某種語言的變體,通常指的是語言發展的例外型態。不過在外來黨國體制下的...

禁歌八十年

home
1933年2月,汪思明灌唱並主導發賣的《時局口說:肉彈三勇士》唱片上了報紙,被認為歌詞內容有詆毀戰場...

長命百歲的廖添丁

home
英美文學有一種類型叫「Swashbuckler」──俠盜片,而講到俠盜片,我們自然會想到羅賓漢(Ro...

三種「淨化歌曲」的威力

home
政治力對聲音的影響,在戰後40年多間尤其明顯,特別反應在「淨化」這個概念上。「淨化」可說是國民黨政府...

歌謠先聲:文化協會與社會歌

home
普遍所知,臺灣本土創作歌謠起始於1930年代的唱片歌曲,事實上,1921年起風起雲湧的本土文化改造運...

用臺語學「國語」

home
日治時期曾經發行過以臺語學日語的唱片《皇民化劇:挨拶》,用以推動皇民化、加深「日本化」。內容是兩位臺...

1930年代的笑詼唱片

home
1930的臺灣唱片界,除了流行歌以外,還有說話類唱片,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笑詼」*(tshiò-kh...

1970年代的廣告聲響

home
隨著時間的汰換、技術的革新,聲音文獻能保留至今並為現代所用者,多半是流行音樂市場的遺留品,更多普及於...

八珍湯裡的人生滋味──用聽的歌仔戲

home
《八珍湯》原為京劇皮黃戲,起源於何時已不可查,為民初京劇演員李多奎的代表作,也是老旦行當的代表劇目,...

唱片封套裡的臺語書寫

home
「阿妹阿里達丟仔里都滴落來𡂿!」   單單這樣看過去,大概沒有人知道在寫什麼。      這是臺灣著...

女性歌仔戲演員的聲音魅力與崛起

home
我們透過臺灣歷史博物館蒐藏的諸多歌仔戲唱片裡,劇目包羅萬象,才子佳人、歷史古冊皆有,包括《薛剛反唐》...

從唱片聽臺灣人二戰的防空記憶

home
在二戰時期,原本娛樂用的唱片也成了服務軍國主義的媒介,尤其在1930年代,在日本積極向外侵略、發起戰...

南管音樂與民間儀式的共融

home
從古至今,人們相信藉由無形的力量得以撫慰內心的不圓滿,戲曲及其音樂的功能性也會在酬謝的過程展露無遺。...

水晶唱片《台灣有聲資料庫》

home
2021年1月,曾任水晶唱片的創意總監的何穎怡宣布要建立「水晶索引聲音資料庫」,把在2006年歇業的...

靈安憨子弟,北管唱片初體驗

home
「稻江八大軒社」為大稻埕地區八間早期創設的北管館閣並於霞海城隍聖誕遊街遶境,分別為靈安社、平樂社、共...

出身臺灣的東方音樂家——江文也

home
江文也(1910-1983,原名江文彬)生於臺北大稻埕,祖父自福建永定到臺北三芝開墾。父經商,母鄭閨...

台灣一姐-純純

home
純純是誰?      相較於中國的周璇,日本的李香蘭,台灣似乎沒有給上世紀30年代紅遍本土歌手純純一...

日本時代台語囡仔歌-兒歌

home
兒童教育影響國家未來的發展,其中音樂教育是重要的一環。除了培養基本的音樂素質,兒歌對幼兒的語言學習、...

童謠+兒歌=囡仔歌

home
聲音很好玩,於是我們都愛聲音的遊戲。在多媒體器材出現前,人們主要是以說、唱,來玩聲音,經過口耳相傳,...

臺灣音樂啟蒙者──鄧雨賢

home
鄧雨賢(1906~1944)生於桃園龍潭,畢業於臺灣總督府臺北師範學校,曾任公學校教職,並於1929...

許石與《臺灣鄉土民謠全集》

home
在臺灣近代音樂發展歷程中,流行音樂家許石(1919-1980)製作發行的《臺灣鄉土民謠全集》,堪稱是...

跨越音聲世代一甲子的「貓姊仔」──王金櫻

home
歌子戲演員,人稱「貓姐仔」的王金櫻,是本土戲劇知名演藝人物,她的學養與演藝人生,是臺灣聲景的重要一部...

摸索聲音臺灣史的起點

home
1906年,臺灣總督府民政長官後藤新平聘請美國哥倫比亞公司來臺錄製2張唱片,內容是後藤自己編唱的詩歌...

聲音的印刷術—淺談「黑膠」

home
在二手物市場,我們常會看到12吋—大概略小於大披薩那麼大—的碟狀音樂產品,我們都稱之為「黑膠」,近年...

臺灣音樂唱片的始祖

home
早在19世紀末期,世界唱片工業的發展使得音聲演出打破以往僅能現場表演的時間與空間限制,成為可以由機械...

蟲膠與臺灣唱片業的起點

home
一整個20世紀,我們幾乎都以圓盤狀的「唱片」來收存具有時間性質的聲音。透過轉動創造時間,再以針頭的讀...
活動報導

台灣聲音百面+林投姐的誕生~9月知音分享會

台灣聲音百面《林投姐》第二集A面 時間:2025年9月10日 10:00-12:00 南渡策室 參與紀錄 九月份的知音分享會,特別由黃裕元老師率先分享上個月在屏東內埔鄉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舉辦的「第6屆聲音的台灣史研討會:唱片產業同文化製作」, ...
閱讀更多
活動報導

無聲勝有聲的寧靜奇趣 @2025.08 知音分享會

知音分享會 主題:多元聲景《林投姐》(下) 時間:2025年8月6日 10:00-12:00 南渡策室 參與紀錄 八月的知音分享會一樣非常熱鬧,幾乎把會議室都坐滿了。率先由書正、芳瑢分享高雄內惟賊仔市,現場照片小小空間擠滿了人,有趣的是有別 ...
閱讀更多
活動報導

起跤動手鬥鬧熱《林投姐》(中)@2025.07 知音分享會

  起跤動手鬥鬧熱《林投姐》(中)@2025.07 知音分享會   南渡策室 參與紀錄   七月的知音分享會非常熱鬧,實習生、志工和老師們,形成三代齊聚的場面。音聲徵集的部分,先由裕元老師分享黃金田前輩的創作,黃金田是南投人,擅長將民俗記憶 ...
閱讀更多
活動報導

生狂雨煞《林投姐》(上)@2025.06 知音分享會

南渡策室 參與紀錄   這次音聲徵集的部分,有不少有趣的分享!先由書正老師拋磚引玉,分享去澄清湖棒球場看台鋼雄鷹的比賽,儘管打了兩局就開始下大雨,還是不減興致,很幸運地看到三支全壘打。現場看棒球可以感受到全場一起呼吸的熱血感,搭配佛光山主題 ...
閱讀更多